赵云舟坚信一个道理:一个博士生导师的气质决定了其博士生的气质。或者通俗来讲,有什么样的博导,就有什么样的博士生。
比如同学院的明星博士生席宁,她做事目标明确,雷厉风行,在学院里人缘极佳,和她的三个导师风格如出一辙——都是那种会在凌晨两点回复邮件,把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人。
再比如他自己和他的两个博士生导师,都是慢吞吞的人,在常人看来都是不求上进,只求稳定。
每次组会开得像茶话会,能从讨论学术到聊到哪家茶餐厅好吃但是排队人少,天马行空地能从下午聊到天黑,最后往往是因为食堂要关门了才散场。
确实也是,赵云舟本身不是个有多大学术抱负的人。
博士毕业之后,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做一轮又一轮的博后,也没想着要登上什么学术巅峰,而是选择直接躺平做讲师。
投简历的时候,他专挑那些离家远、竞争不激烈的学校,最后顺利入职了这个叫永城的小城市。
入职之后,他秉持着一贯的风格:不求多做,只求不做错。
任何事情找上他,他都答应,然后慢吞吞地做完。
教学评价还不错,学生们都说赵老师人很温柔,就是讲课有点催眠。
后续内容已被隐藏,请升级VIP会员后继续阅读。
如果您已经是VIP会员,但还是看到这一段,请退出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。